嫌城里房价太高,买个集装箱住到乡下去

2018-02-07
微信截图_20180207162018.png
微信截图_20180207162126.png
微信截图_20180207162141.png
微信截图_20180207162200.png
微信截图_20180207162216.png


16年房价又是一波水涨船高,以至于出台了号称史上*严限购政策。别说是买不起,就算有钱,也不一定有资格买。既然房价那么高,剩下钱来到乡下做个集装箱房如何?

我们总以为不可能的事情,事实上总有人在不遗余力地做。好了,言归正传,一起来看看别人是如何爆改集装箱,住到各种人烟罕至的地方的。

NO1坐落在深山老林里的一栋集装箱改造房,内部空间虽不大,但该有的都有了。


filename


filename


filename


filename


filename


NO2二层集装箱爆改房,底层两边都是落地窗,放眼望去即是风景。


filename


filename


filename


NO3这大概满足了很多人对大house的欲望,三只集装箱,空间格外得大。外立面墙以木装饰,内部砌成纯白色调,根本看不出来是集装箱改造的。


filename


filename


filename



filename


NO4远远望去只是只红色的集装箱,完全不加修饰,但内部却别有洞天。


filename


filename


filename


filename


filename


NO5在集装箱体多处安置玻璃门窗,使得空间有了纵深的延续性,窗明几净。


filename


filename


filename


filename


NO6一只集装箱时,就需要极为合理地安排空间,不浪费分毫。


filename


filename


filename


filename


NO7这哪是集装箱,分明是豪宅!住在城里的人,哪敢奢望这么大的客厅。


filename


filename


filename


NO8通过设计师们的妙手回春,集装箱完全可以堆叠出精致度很高的别墅。


filename


filename


filename


NO9还可以这样搭,灵活地运用各类材质。


filename


filename


filename


NO10别看外部是一抹骚黄,内部还是小清新的白+原木配色。


filename


filename


filename


filename


NO11一墙的玻璃,可不是每个房子都能做到的。宅在家里,就能看遍春夏秋冬,四季轮回。


filename



NO12虽然小,但是能跑啊。在一处呆腻了,就换个地方呆。


filename


filename


filename


filename


NO13又是一栋豪宅...............


filename


filename


filename


filename


NO14箱体的顶部种上花花草草,伪装在这一片绿意之中。


filename


filename


filename


NO15白色的墙体、天花板,木色的地板,客厅里堆叠着的木块,这很斯坦的纳维亚风。


filename


filename


filename


filename


备注:本案例来源于gooood(谷德设计),如有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加载中
新西兰皇后镇瓦尔特峰高原农场集成建筑应用探访

瓦尔特峰高原农场(Walter Peak High Country Farm)坐落于奥塔哥区瓦卡蒂普湖的西南部,远远望去就像是童话故事里的城堡,红色的尖顶、白白的城墙,是一个享受自然草原风光和惬意生活的**选择,让来此的人可**限度的放松自己的心情,享受慢节奏的农场生活。瓦尔特峰高原农场拥有青山绿水、宁静湖泊和潺潺溪流,动物有爱尔兰牛、驯鹿、绵羊和大名鼎鼎的美兰努绵羊,让游客感到兴奋的是可以抚摸和喂食绵羊。这是我在皇后镇比较喜欢的景点!农庄实在是太美了,随手一拍都是油画,农庄里面的城堡小房子小动物都很值得回味。我作为集成建筑行业沉淀多年的人来说,看集成建筑如此美丽的应用在农场中,感到由衷的高兴。环保、绿色、生态、全生命周期等等集成建筑的优点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实地探访新西兰休闲度假别墅

新西兰优美的环境,清鲜的空气,跟该国房屋建造方式,建筑能耗的控制有一定的关系。轻木、轻钢装配式节能环保房屋是该国建造方式的主流。国内不少人对装配式建筑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板房阶段,其实装配式建筑只是一种建造方式的不同,其外观、创意是丰富多彩的。甚至有些建筑你从外观看不出来是传统的建筑方式还是装配式建造方式。笔者通过新西兰滨海或景区旅游度假别墅的实地探访,让大家更感性的认识这种旅游度假别墅。     国内需要做新型旅游度假别墅的朋友,可以直接拨打岁友空间全国服务热线:400-8616-708。或直接联系王先生13361971615(同微信号)

上海宝山智慧湾科创园集装箱建筑应用纪实

智慧湾科创园位于宝山区蕰川路6号,总面积200亩,前身为重庆轻纺集团下属上海三毛国际网购生活广场。2015年11月开始转型升级改造,计划分三期进行,立志打造成为宝山区新地标。毗邻蕰藻浜的智慧湾是上海第一水湾生态型创意园,距离一号线呼兰路站仅五分钟的步行路程,智慧湾将开放式园区,沿湾、露台、绿化、码头巧妙融合,环境怡然,交通便捷。智慧湾科创园是上海市宝山区“一号创新带”核心建设区之一,也是上海科房投资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的个性化定制新型园区、科学与艺术结合园区和24小时青年活力区。 智慧湾科创园一期占地60亩,于2016年9月建成开园。园区结合原有工业建筑结构特色,创新性地以集装箱为载体,建设花园式办公空间,以吸引更多优秀创业团队和文创企业。为充分相应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的号召,智慧湾特别引入了周亮激战联盟UPBOX和洛克公园,不仅如此,智慧湾还在沿蕰藻浜一带铺设了健身步道并配有健身器材。目前,已有居民在桥空间处跳广场舞锻炼休闲,为桥空间增添了一份舞动的活力。智慧湾桥空间球场配合城市旧区改造,充分利用空间实现足球场布局。将原先脏乱差的环境地带改善成绿色、有效的市民群众健身地带,积极参与社区与园区的体育硬件设施建设,使园区与社区的体育活动得到保障和质量提升。智慧湾科创园二期占地100亩,于2016年下半年启动:一是充分发挥老工业建筑的历史传承,打造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科技创新、艺术展示、旅游休闲于一体的12街区;二是把原有的集装箱堆场,打造成娱乐和滨水体验相结合的办公及展示区。

这间农庄,是中国未来30年的“源代码”

宋卫平魂牵梦绕的“农庄”,终于有了第一个实体。从广袤的春风长乐、春风江南,再到古风淳朴的越剧小镇,它曾以一种事先张扬的宏大叙事,唤起无数中国人的乡愁。如今,在阳光下已具体而微。然而,与陈剑平院士的一席下午茶后,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一片庭院园田。它不仅是140㎡的青瓦白墙,也不仅是都市人的心灵原乡。它更是中国未来30年,从经济、社会、生态到科技的“源代码”。甚至会代表中国,向全球输出价值观……NO. 1|架空层上的合院“请不要再叫宋卫平开发商。”几乎是坐下来的第一刻,陈剑平就对我说。 陈剑平,**植物病理学家,现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的另一个身份,是蓝城的“农镇之父”。当年,宋卫平正是听了他的一番话后,创办了蓝城农业。就在一个月前,蓝城的第一个实体“农庄”,刚刚在嵊州的农业基地呈现。不久之后,从杭州的春风长乐,到上海旁的春风江南,它或将成片出现。“我们的计划是,做100个农镇,辐射带动1万个小镇,改变2—3亿人的生活。”陈剑平的表情有些兴奋。这青瓦白墙的农庄,正是宋卫平农业小镇的*小单元,也是小镇的“细胞”。从杭州出发,沿杭甬高速转上三高速,大约两个多小时,就来到嵊州市甘霖镇施家岙村。这个剡溪边的村庄,曾是百年越剧的发源地。宋卫平的第一个“农庄”实体,静静地躺在山谷间,在冬日阳光下亮白耀眼。农庄占地面积约20亩,主体是一栋落地约500㎡的中式宅院。户外,便是前庭、后院、菜园,再到大片农田和果林的“庭院园田”四级体系。主体建筑一层架空,二楼是一个合院格局,青瓦白墙木柱,环绕着凉廊、露台和灰空间。架空层高3.9米,做成了一个高科技农艺空间:有A字抱架水培、垂直多层水培、基质培、立柱栽培……为什么一楼要架空? 因为受政策限制时,这样造房子不占用耕地面积。 一楼仍用于农业生产。一个32㎡的垂直多层水培,种菜面积就有160㎡,产量是传统的3—5倍,还可以半自动或全自动管理。NO. 2|20亩的庭院园田沿楼梯走上2层的合院,室内是朴素的装修,游廊下摆着露木的中式长桌。建筑面积只有143㎡,有3个房间,2个卫生间,1个大厅,还有一个厨房加工区,南向面宽18.8米。中庭长宽约7.6×9米,墙面种满绿精灵、帆根、鸭脚木和阿波蕨。一部分做成玻璃地面,为架空层的植物提供采光。样板房设置的功能,有会议室、起居室和农具房,还有一个小小的书吧。站在巨大的露台上,凭栏俯瞰,一派田园风光尽收眼底:从脚下的景观小院,蔬菜花园、迷宫和廊架,老树下的休憩区,到近处的玻璃暖房、生态泳池……色彩斑斓,图案精巧,红橙黄绿青蓝紫,仿佛打翻了一大块调色板!再远处,隔着一道溪渠,就是大片的果林、农田,将近11亩,一直延袤到天际线上的群山。 这个“农庄”,未来是蓝城小镇的一个产品原型,变化在于园田的规模和建筑的面积。中国大地上,将会有多少都市人,把自己的乡愁,托付给这抒情诗般的田宅?行走在内园中,道路都由碎石子铺成,花坛、菜园也是用石头和木块垒起,整饬干净。内园种植大片紫甘蓝和青菜,边缘**鲜花、蓝莓,还有专门的葱蒜韭菜区、竹笋区和蜜蜂养殖区,主要用以满足农场主的日常生活。挑高的玻璃暖房,是和朋友喝茶晒太阳的“第二客厅”。金属大屋顶可电动开阖,半空中悬垂下一盆盆鲜花和绿植。还可以打开自动喷雾装置,既浇灌植物,夏天又能调节气温。NO. 3|从城市回归乡村这样一个“概念农庄”,对当代中国人,究竟意味着什么?首先,它揭示了一个趋势:越来越多的都市人,正在追求一种不再被**或时间逼迫、回归人类本质的生活方式。从小规模的农业中,获取大地丰足的食物。在简单生活的同时,也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 在这样一个农庄里,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体会到每个田间工作步骤的重要性、创造的喜悦与感动,以及令人舒服的空气。不论是大人、小孩或老人,都散发出生命的光芒与活力。用蓝城人的话说,视觉、听觉和嗅觉都无比生动。每一个季节,有不同颜色的花果蔬菜。一年四季,也有不同时令的色彩搭配。耳边有鸟啼、蛙鸣、蝉噪,蜜蜂的嗡嗡声。还有飘香的油菜花、橙花……还可以到小溪里摸螺蛳、水田里捉泥鳅,童年时的记忆,变成了可以回去的乡愁。陈剑平院士说:发展中国家的标志,是大量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已发展”国家的标志,则是城市人回归农村。*典型的代表,就是他早年留学的英国。在这个国家,每个人的**理想,都是置一所乡间的宅子,周末穿着筒靴在花园里修剪玫瑰。一个宋卫平的农庄,或者说家庭农场,就是一个细胞。若干个家庭农场形成一个组织,若干个组织形成一个器官,不同的器官形成一个个“个体”——小镇。它们将承载起中国人回归乡村的浪潮。NO. 4|谢玄故地的复兴宋卫平农庄的另一个意义,或许是对中国乡土的重塑。“农庄”所在的施家岙村,以及古老的剡溪两岸,就是这场生态社会实验的第一个样本。自东晋衣冠南渡之后,剡溪一带便是历代名士隐居之地,至今还留有谢玄的始宁钟鼓楼。谢玄的孙子谢灵运,更写下“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的名章。《世说新语》里风雅的“雪夜访戴”,也是发生在剡溪之上。这些年,来剡溪追慕风流的游客不少,有的是为了李白,有的是为了谢灵运,还有为了胡兰成的。但真的面对剡溪,有时却不免失落。青山依旧夹岸,传说中“剡溪九曲”胜景早已难于寻觅。古树上常挂着塑料袋、破衣服,溪石间也不时有玻璃渣、易拉罐。工业文明对农村的侵蚀,“唐诗之路”上的古村落,也未能幸免。 剡溪边的老人还记得,儿时一个猛子扎到水里,胡乱摸几把,都能逮到鲜美的石斑鱼。几年前已很少有人到溪里游泳了,水质不好,还容易被各种垃圾割伤脚。而且,村里也渐渐看不到年轻人的身影。农庄所在的蓝城农业基地,为施家岙重新带来一种原生态的生产方式。比如,菜园的覆土,使用的都是废弃的山核桃壳。既富含促进植物生长的微量元素,又透水透气。粘虫板和太阳能杀虫灯,则能减少农药的使用量。蔬菜精心套种,用挥发的气味物理防止病虫害。所有的农产品,都以有机标准种植,上市前经农药残留严格检测。既不对土壤造成污染,又为城市人提供无公害的食品。政府也在剡溪边重修水坝,清理河道垃圾。流经农庄的一段溪岸,已重现当年旧观。NO. 5|老吾老,幼吾幼100多年前,美国农业专家F·H·King游历东亚,写下一本《四千年农夫》。在书中,King盛赞中国有几千年传统的有机农业,称它是美国学习的榜样。过去30年,“化学农业”一度取代了这个传统,如今,蓝城又找它找回来了。一个宋卫平的“农业小镇”,不仅从生态上,更从社会经济上改造当下中国的农村。陈剑平喜欢讲一个故事:有一年,他到淳安农村考察,看到一个小女孩坐在老屋门槛上,就问她:小姑娘,你*向往什么啊?小女孩回答说:我*向往山核桃成熟的时候。“那你喜欢吃山核桃是吗?”陈剑平问。不料小女孩说,一点也不喜欢吃,只是山核桃熟时,爸爸妈妈就会从城里回家采摘,她又可以见到他们了。陈剑平深受震动,中国有3.7亿农民工,6000万留守儿童,作为院士该做点什么。他和很多企业家说起这个故事,可是多数人听完只是“哦”。直到他有一次遇到宋卫平,老宋也心有戚戚焉:我们工地上就有很多淳安的农民工,有些孩子生病了都不回家,就是怕误工费和交通费。我想帮他们,但不知道怎么做。陈剑平告诉他:我们一起做农业,让农村孩子可以在父母身边成长!不是去乡下租几亩土地,盖两间民宿,种几棵菜,养几头猪,也不只是去做一个项目,而是做一个“大体系”,彻底改变三农问题。这是一种“大农业观”,整产业链、全绿色化、多功能化、高附加值、强竞争力。通过一个个农庄这样的“农业综合体”,不仅激活农村经济,改善农民居住条件,而且实现农民从一种“身份”向“职业”的转换。NO. 6|做回四千年农夫施家岙村共有1200多人口。如今,蓝城农业公司在当地已雇佣了260多名“农业工人”。将来的经济生态是这样的:城里人买下农庄,签定耕地长期租约。既可自己种植,也可部分或完全委托蓝城种植,甚至连销售也交给蓝城农业。蓝城再返聘农民,每月付固定薪水,并且返还一部分农产品。以这个20亩的样板农庄为例,内外园一共种植了24种蔬菜、13种果树。单是外园,就种植了176棵樱桃、112棵黄桃,一个城市人肯定对付不过来。需要3个“农业工人”,才能照管好这类规模的一个农庄。当地村民老钱,原本在城里的一个车床厂打工。去年不幸在一次事故中失去大拇指,一下失去收入来源,无良的老板还拖欠他的医疗费。一度,老钱意志十分消沉。后来,他试着去应聘蓝城的农地管理员,拿起了阔别十年多年锄头。以前,老钱天不亮就得骑着电瓶车往城里赶,天黑了才能回家。现在工作就在家门口,每天都能回家给妻子做好晚饭。每月4000多元的收入,也不比在城里打工低。蓝城为他缴纳养老保险,节日会发超市卡,生日会有礼物,夏天甚至还有冷饮费。除了老钱这样的中年人,越来越多年轻的新鲜面孔,也出现在村里。比如蓝城农业的一线技术员——90后情侣小娜和小锋。两人在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读书时相识,专业都是设施农业技术。NO. 7|重建乡村社会生态初见二人,第一印象是比同龄人要成熟。特别是小锋,说话不多,刀削般的脸庞却蕴含着坚毅。2014年毕业时,有两份工作邀请摆在小锋面前:一份是杭州某农业公司的质检员,另一份是蓝城农业嵊州项目的一线技术员。在辗转反侧了几夜之后,小锋却还是选择了带上女朋友一起去去嵊州。他说自己在农村长大,十多岁时就能一天割五分田的稻子。高考填志愿也毫不犹豫就选择了“农业技术”。之所以这么毅然决然,说到底,还是不想浪费所学。两人一起见证了基地从无到有:大棚基建,圈梁,立柱,完工。播种,催芽、成苗、定植、管理、采收。他们已是基地的技术骨干,特别是小锋,称得上智能温室控制的专家。小锋和小娜职校班上,40多个同学里,现在从事农业一线工作的只有4个人。很多同学毕业后,都抱怨当时选错了专业。但面对这个问题,小娜笑靥如花:我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等明年春天,这里的花都开了的时候你再来,像仙境一样……其实蓝城影响**的,还是当地留守的老人。他们大多已不适合在工厂上班,只能留在村里给外出打工的儿女带小孩。老大爷们都喜欢在村口晒太阳,人多了就组织玩“牌九”。老太太们除了带孩子,就是去一起念佛经。蓝城到来后,以每亩1000元/年向他们租赁土地,首先带来一大笔土地租金。经过培训,他们还可以到农业基地做工。像施家岙村62岁的王兴德,原本**的收入就是家里的两亩半田。夫妻俩一年劳作,收入也只有两万多,省吃俭用也留不下什么钱。现在他们把田租给了蓝城,然后去基地务农。两人一年加起来的收入超过五万元。NO. 8|改变世界的源代码12月22日冬至,在杭州的一片茶园林麓下,正在建造的农庄示范区外,蓝城团队的30多人,亲手撒下2亩田的油菜花籽。待明年春天,就会开满大片鲜黄的油菜花。这是一次充满象征意义的播种。油菜是一种常见的食物。油菜籽成熟后,秸杆是很好的燃料。油菜籽可以榨油,油可用于照明和烹饪,渣还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肥料。 它是中国四千年传统农业智慧的浓缩,象征着生命、风景与社会的循环。从这里开始,宋卫平的“农庄”将会在中国大地迅速生长。它们将集结成镇,为大量“空心化”的农村,带来更多的人口、财富和农产品,甚至教育和医疗资源。 陈剑平说,这个小小的农庄,可能是未来30年中国的“源代码”。藉由这个源代码,形成农民、家庭农庄、农业园区和村镇4级体系,在大城市周边编织出一串“小镇项链”,*终绘出一幅“城乡一体化”的宏大图景。“中国人用前30年,造了三代房子。”陈剑平说,那么,接下来能不能用三个30年,只造一代房子?一个小小的农庄,可以赋予太多意义:都市人的乡愁、安全的食品、传统农村社会的复活、农民生活品质的飞跃、农业高科技的迭代……陈剑平说,自己的偶像是“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他有改变社会的灼热理想,但一直觉得,在沉重的现实面前只能是“空想”。直到他遇到宋卫平,一个有情怀,有人脉,又有成熟经验的业界巨子。“我和宋卫平,完全是以‘归零’的心态,去做人生中*重要的一件事。不是圈地,更不是房地产开发。” 每周,都会有全国各地的代表团拜访陈剑平,希望合作开发农业小镇。目前已在洽谈的有30多个,100个农镇计划看起来很快会实现。陈剑平希望,它们能改变数亿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一天,向全球输出中国的文化话语权……以上图文来自春风长乐。